没有哪个城市能像罗马一样,让人憧憬,也没有哪部电影能像《罗马假日》一样,让无数女子想拥有像公主一样的优雅与爱情。或许这里有艺术的震憾,有人文的深厚,有历史的烙印,然而一部《罗马假日》却让这里拥有太多太多的爱,太多太多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罗马的风采~
黑白经典与色彩年华
谈到罗马,很自然让人想起那部经典之作《罗马假日》,近年来另一部大片让罗马持续升温《天使与魔鬼》,但前者俨然成为了浪漫罗马的代名词。《罗马假日》影片导演不得已的举动却成就黑白永恒经典,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当初导演因经费问题把计划使用的彩色胶片改成了黑白胶片,这一举动恰恰使得电影中的赫本与罗马更加浪漫迷人。带着那份纯真的感动,我到访了罗马,寻味着电影中的片段,这里虽没有赫本的身影,但也让我的罗马假日也增添几分浪漫色彩。
古罗马斗兽场
正如长城象征着古代中国一样,金字塔象征着古埃及一样,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大斗兽场,在我心中俨然已成为古罗马的标志。它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提起它,人们总是联想到角斗士的血溅飞刃和人兽相斗的惨烈无情,而今斗兽场已不再进行人兽的殊死搏斗,虽只剩下断壁残垣,但其雄伟之磅礴气势犹在。一走出地铁站,其实不管做了多少心理准备,看过多少照片,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的突然出现,还是会让人窒息!一个随着人流走到地铁口的中国大婶这时惊呼:啊,斗兽场今天是不是关门啊?你看那个大牌子写着close!我们定睛一看,其实是地铁口的牌上写着Colosseo,顿时无语……原来只知其形,不知其名的还是大有人在啊!斗兽场平面呈椭圆形,占地约2万平方米,外围墙高57米,相当于现代19层楼房的高度,分为4层结构,外部全由大理石包裹,下面3层分别有80个圆拱,其柱形极具特色,按照多立克式、爱奥尼式和科林斯式的标准顺序排列,第4层则以小窗和壁柱装饰。公元八世纪时,贝达神父曾这样预言:“只要竞技场存在,罗马就不会消失;斗兽场坍塌,罗马也将随之灭亡;罗马灭亡,世界末日也将来临。”这个预言虽然不曾变为现实,斗兽场却给世人留下了永恒的话题。
《罗马假日》中,赫本搂着格利高里的腰,坐着至今意大利仍随处可见的小摩托车scooter,路过斗兽场的画面被制作成了彩色海报,让历史的永恒与爱情的经典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如今的斗兽场,周围车水马龙,游人、商贩攒动,想要再次体会当年那总无忧无虑的骑行scooter估计不易,而地铁出口上方的小山坡不乏为一个可以静静欣赏斗兽场、君士坦丁凯旋门以及古罗马遗址全貌的绝妙之地。
TIPS
交通:搭乘地铁B线到Colosseo站下车
时间: 参观斗兽场内部 夏季,9:00-19:30,冬季,9:00-16:30。做好长时间排队准备。
拍摄:一般用24—105mm的广角镜头就可以囊括斗兽场了,最佳拍摄地点应该在君士坦丁凯旋门附近或者去帕拉丁山上拍摄,特别是傍晚夜幕降临,斗兽场每个圆拱都有灯光射出,配合着周围的车水马龙,长曝拍摄更彰显其魅力。
真理之口
不得不说,真理之口一定是《罗马假日》影迷们最钟爱的爱情见证物了。电影中那经典的一幕引得世界各地无数游客、情侣前来观光,置放真理之口的科斯美汀圣母教堂也因此变得游人络绎不绝。
其实真理之口是一只古罗马时代的井盖,1632年在教堂外墙边发现的。相传,只要将手放入“真理之口”,心中默念爱人的名字七声,如果手没有被咬,就代表你对这一段爱情是真诚的。不管怎样,《罗马假日》让真理之口声名大振,来到罗马的我们又怎能错过它?
到这里交通不是特别方便,于是我们选择了从古罗马废墟暴走前往。四十分钟的行走,半个小时以上的排队以及50P欧元换来的仅仅是10秒不到的拍照时间,可是我们每个人都很满足,因为我们的手没有被咬!哈哈!虽然知道这只是一个传说:这块雕刻着海神头像的圆盘,把手放在他的嘴里,如果说谎就没办法拔出来,但是我们仍然体会到了《罗马假日》中公主和乔所经历的乐趣,并且每个人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短短的十秒内将用什么样的表情来演绎这罗马之游的经典片段。
TIPS
交通:乘B线地铁到circo massimo站下,步行即可;或者乘170、81、95、628等多路公车,下车过马路即到
时间:夏季9:30-18:00
拍摄:几乎所有相机都可以胜任,只需要对焦准确,剩下的一切,交给画面中的主角来掌控吧。
西班牙广场
不知是当年西班牙广场的浪漫,成就了《罗马假日》中公主的假日开端的经典镜头,还是《罗马假日》的浪漫衬托出了西班牙广场,总之在罗马大大小小的广场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西班牙广场。1725年,法国大使出资修建,原打算建造一座媲美许愿池的喷泉,但经费庞大而改建了美丽宏伟的大台阶,阶梯共有137阶,名字取自附近的西班牙大使馆。西班牙广场正对面是名牌街,领略意大利时尚,体会大牌魅力的最佳地点,橱窗浏览也会让人啧啧称赞。西班牙广场上的咖啡馆是济慈、拜伦、雪莱等文人最爱去的场所,特别是建于1760年的Cafe Greco,是罗马最古老的咖啡厅,不但为英国诗人聚集之处,各地的艺术家也常在此一展长才,意大利人所崇拜的大文豪哥德的名作《塔里夫斯的公主》就是在此完成的。广场台阶正前方的“破船喷泉”是贝尔尼尼的父亲彼得罗·贝尔尼尼的作品,据说是当年罗马发洪水时,曾经有破船被冲到台阶下,老彼得罗·贝尔尼尼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由此得到喷泉的设计灵感。当年赫本就踏上这喷泉石阶,顽皮的玩水,如今到了这里,怎能不亲身体验一把?
然而,去之前,我一直幻想着在西班牙台阶上静静的坐下,就算不能再像当年的赫本那样品尝着意大利美味的冰淇淋Gelato,至少也可以体验她在这里的那份美丽心情。然而事实是无情的,夏季的西班牙广场人口密度绝对不亚于西单王府井!汹涌的人潮,将我心中念想的那种浪漫纯真情怀,推得无影无踪。在台阶上找出一个缝隙坐下,举起相机不管如何取景,留下的都是一张集体大合影……无奈中只能拍大头照了,大大的头和小小的背景以及密密麻麻的人……因此提醒各位想静静享受西班牙广场的驴友们,起早贪黑是在所难免的咯!
TIPS
交通:地铁A线Spagna站下车。
时间:全天开放。避开人群,起早比贪黑更重要,因为意大利人可以比你睡得更晚,但是不一定起得更早
拍摄:西班牙广场附近有很多小店与雕塑,扫街最佳地点。
威尼斯广场
威尼斯广场是罗马最大的广场。《罗马假日》中,安妮公主与乔骑着小摩托悠哉行至此处。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因为其宫殿式建筑风格被认为是威尼斯广场的最主要标志,而这座纪念堂被意大利人戏称为“大蛋糕”或“打字机”,因为它四四方方,公公整整的高耸于罗马市中心,与斗兽场遥遥相望。与罗马其它黄色调为主的建筑不同,纪念堂是由白色大理石建造而成,是一座建于1870年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
站在威尼斯广场上,仰望高耸的纪念堂,竟不知到该首先着眼于何处,这个庞然大物的每一个细节都精雕细琢,每一处都值得让人回味。我深深的被那16根大立柱的高大和雕塑的精美所折服。纪念堂的台阶下两组喷泉,寓意深刻:右边的象征第勒尼安海,左边的象征亚得里亚海,中央骑马的人物塑像就是完成了意大利统一的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建筑物上方有两座巨大的青铜雕像,右边的代表“热爱祖国的胜利”,左边代表的是“劳动的胜利”。纪念堂底部正中间,是无名战士纪念碑,正如旅游指南上说的,这里无论日晒雨淋,总有两名士兵纹丝不动地在这里守护着无名战士墓。
这里是意大利重大庆典活动举行的重要场所,被意大利人称为祖国祭坛,是国家统一的象征。每逢国庆节,总统就职或者外国元首来罗马访问时,这里都会举行隆重的仪式,向无名战士墓献花圈致意。 这样庄严的地方,自然对游客有一些规定:不能扔垃圾,不能饮食,不能坐或躺在台阶上,不能攀爬,不能大声喧哗,行为不能有失检点,不能带宠物,不能吸烟。
由于威尼斯广场离我们住的地方很近,我在三天内三次到访,每次感受都不同,白天的威尼斯广场在阳光下显得那样洁白无瑕,风雨并没有给它带来太多的沧桑;夕阳时分的威尼斯广场,更显得庄严厚重,金色的阳光照进了历史,映衬出罗马辉煌的一面,而夜间的威尼斯广场,灯火通明,放佛在诉说着罗马不朽的神圣。
TIPS
交通:乘坐64、65、117路公车,Piazza Venezia站下车。
时间: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9:00-18:30。威尼斯宫博物馆,9:00-14:00。
圣天使堡与圣天使桥
在到访梵蒂冈的那天,我们就游览这一步之遥的圣天使堡与天使桥。第一眼的圣天使堡说实话并没有让我觉得惊艳,相反,这个堡垒般的建筑似乎与周围的建筑群还有些显得格格不入。这座始建于公元135年,竣工于公元139年的宏伟建筑原本是古罗马皇帝哈德良(Hadrian)的陵墓。圣天使堡上圆下方,外围城墙则是五角星形,造型伟岸坚固,仿佛任何力量都无法摧毁。实际上在近2000年岁月中城堡经历了多次破坏和修复,与初建时已经有了很大差异。现在城堡内部是一所博物馆,展示教皇寝宫、历代兵器等。
正对圣天使堡的圣天使桥,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贝尔尼尼策划并与其徒弟塑建了十座形态各异的天使雕塑,圣天使桥的名字也由此而来。白天游人众多的圣天使堡与圣天使桥并没让我留下深刻印象,我决定夜间再来游览一次,体会一下《罗马假期》中那黑白无声的夜所带来的浪漫感受。
当年,安妮公主与乔在台伯河的游艇上翩翩起舞,夜幕中的圣天使堡和天使桥为他们增添了美丽的背景;也是在这,乔第一次吻了她,在这他们确信已彼此深深爱上对方。当年那黑白一幕如今在我眼前流光溢彩,夜色轻抚着圣天使堡与圣天使桥,轻轻流淌的河水也更弥漫着柔情。已接近午夜时分,这里仍有不少情侣手牵手的漫步在台伯河岸,欣赏着罗马和梵蒂冈夜景,大家是否都在体味当年安妮公主和乔那份纯真的爱情?我也放慢了脚步,深深的沉醉在罗马的夜里……
TIPS
交通:地下铁A线Lepanto站下车步行15分钟。
时间:周二至周日:9:00-20:00。
《天使与魔鬼》中,这里作为重要场景出现
共和国广场
《罗马假日》中公主出逃的第一站,在这里公主与乔邂逅。这里两座弧形建筑将整个广场包围,四周是露天咖啡馆,夏日在这里欣赏广场中央是仙女喷泉,看车水马龙的罗马,应该别具情调。
仙女喷泉由四个女神青铜雕塑构成,她们分别搭配了四种水中生物,分别象征着不同的意义,海马代表海洋,水蛇代表河流,天鹅代表湖泊,蜥蜴象征陆地,整体组合极具美感,相当华丽。入夜后,在灯光照射下灿烂夺目的水柱,常常吸引游客驻足围观。
共和国广场的一侧是安杰利圣母堂,外表看起来十分不起眼,这曾为戴克里先皇帝浴场的一部份。进入内部后会发现别有洞天,里面有大名鼎鼎的罗马标准时间子午线,教堂一侧还隐藏着伽利略纪念馆,还有许多造型独特、别致的青铜雕塑等着您的欣赏。
TIPS
交通:位于罗马中央车站的附近可步行而至,或者在地铁站Republica下车。
时间:全天开放。
拍摄:广场一般都可以用广角来表现,17-40镜头可以拍全整个广场,最佳拍摄地点为安杰利圣母堂门口,可以展现出泉水动感与建筑结构对称相结合的美。
风格很现代化的青铜雕塑和大石头头像,雕塑位于圣母堂的大门上,有些诡异
万神殿
乔在邂逅安妮公主后,要帮她完成第一个心愿——在路边的咖啡馆喝咖啡。这个场景是在万神殿旁拍摄的。万神殿是至今完整保存的唯一一座罗马帝国时期建筑,被称为“天使的设计”的完美的罗马式教堂,保存了两千年却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穹顶。它始建于公元前27—25年,由罗马帝国首任皇帝屋大维的女婿阿格里帕建造,用以供奉奥林匹亚山上诸神,可谓奥古斯都时期的经典建筑。门廊顶上刻有初建时期的纪念性文字,从门廊正面的八根巨大圆柱仍可看出万神殿最初的建筑规模。万神殿的巨型圆顶由花格镶嵌而成,穹顶是罗马建筑工程中的杰作之一,直径长 44.4米(比圣彼得教堂穹顶直径还长),与神殿的高度相等。为减轻穹顶整体重量,自下而上是用了不同材质的涂层。越接近穹顶,土层越薄越轻。拉斐尔与国王艾曼纽二世均安葬于此。同样,我在白天和夜晚分别到访这里,夜间周围的餐厅咖啡店热闹非凡,还时不时的有小贩将闪光玩具抛入空中,留下一道道美丽的弧线。
TIPS
交通:乘公共汽车到Largo Argentina 站下车即到。
时间:周一至周六,8:3O—19:30,周日、节假日,9:00—18:00。
拍摄:万神殿的内部光线较暗,拍摄要注意加曝光补偿和调高感光度,最好也能把包围曝光调到大范围,正午到访较佳,因为有阳光直射入穹顶洞穴,更显其恢弘。
热闹的咖啡馆、餐厅
万神殿全貌
许愿泉
许愿泉的意大利名为特莱维喷泉(Fontana di Trevi),指的是这里交汇的三条道路,这里又被人们称为少女喷泉、幸福喷泉。公元前一世纪,罗马执政官阿格里帕,由20公里外筑水道引水入罗马,解决150万市民饮水之苦,许愿泉就是当时市中心最大出水口。
许愿泉的中心有一尊“海洋之神”(尼普顿)的塑像,两侧是骑着马的半人半鱼海神,左边象征着暴风雨中的大海,右边则是象征着和风平浪静的大海。海神的上方站着四位少女,分别代表着四季。许愿泉是力量的象征。直到今日,许愿泉仍是罗马市内最大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巴洛克式喷泉。每天迎接着络绎不
绝的游人,在这里也是小偷出没的主要地段,大家在游览时也需要加倍小心。
《罗马假日》中风靡全球的“赫本头”就是在这旁边一家小理发店诞生。如今的理发店已经摇身一变称为一家皮具店,而许愿泉的水依然清澈流淌着,接受着来自世界各地游人的许愿,并帮他们实现。相传一枚硬币入水,今生会再回罗马;两枚硬币入水,会与喜爱的人在一起;三枚硬币入水:会使讨厌的人离开,而正确的许愿方法是背对喷泉,右手拿硬币划过左肩抛入池中。同行的MM在此感动的热泪盈眶,因为她突然发现她两年前许下的重回罗马的愿望,再之后经历过罗马小偷光顾后,她当时认为她再也不回来到这座伤心之城,没想到两年后,她再次站在了这里,这究竟是不是罗马许愿泉给她带来的魔力呢?
如此魅力喷泉,不得不让我多到访几次。越夜越美丽,夜间的许愿泉更让人着迷。池中的灯光将整个水面衬托的像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丝丝泉水轻柔的落入池中,那柔美的画面,让我至今怀念。
TIPS
交通:乘坐地铁A线到Spagna站下车,顺着路标,步行即可到达。
时间:全天开放。
拍摄:许愿池适合在夜间拍摄,任何广角镜头均可胜任,最佳拍摄地点在两旁的台阶上,可以置放三脚架,长爆可以拍出丝般泉水
白天与黑夜中的许愿泉
夜间,柔美的一面
纳沃纳广场
纳沃纳广场(Piazza Navona)是意大利罗马的一个广场。此处原是公元1世纪古罗马图密善竞技场,15世纪末变为市场,现在被艺术家和街头咖啡厅占据,热闹非凡。
纳沃纳广场以巴洛克艺术著称。贝尔尼尼设计了广场中间著名的四河喷泉,夜间的它更显得流光溢彩,在我看来,这里和许愿泉是在罗马假日中夜间一定要到访的地方。
如果看过《天使与魔鬼》,就知道这里是“科学祭坛”之一“水”,一位主教在这里被杀害。
TIPS
交通:地铁A线Spagna(西班牙广场)站。出来循着标记牌走几分钟便到。
时间:全天开放。
这里人非常多,建议看管好自己的包包,别被小偷光顾了;)
to be continued
片子好美,第一张黑白就完全把我震住,把罗马的辉煌和那点颓废沧桑和不管不顾的那个劲儿全表现出来了。
Elva才女的点评也很到位:)语言和图片相结合的表达,最给力:)!
我在罗马的时候,就全部是靠脚走的。
一张地图,就把罗马走遍了。
脚上打了好几个水泡。
我们也差不多了,哈哈~罗马最适合暴走!
凹…第一张真是各种具有力量感啊~~~
矮油我最近好懒….都不上来围观了….
哈哈 黑白的力量~ 其实大家都这样的,我也懒得更新咯,估计都趴在围脖上呢 哈哈!
罗马真的太美了!照片拍的真好–
罗马平心而论真的很美很震撼~唯一缺点就是人太多~
以后再去一定要错过节假日高峰期……
同感啊,我的罗马照片也是好些都处理成了黑白的,那些残垣断壁在黑白的色调里更有岁月感 !
天使与魔鬼是在去罗马的飞机上看的,后来看那些真正的地方心里都感觉怪怪的,挺有阴谋感的说,呵呵
我是《天使与魔鬼》迷,其实我是想按照那个来写的,不过也是觉得很阴暗,而且丹布朗选景的地儿都很暗淡,所以还是来点欢快的爱情主题吧:)
很向往的地方,尤其看了《罗马假日》~~
照片依旧很棒的说。
嗷嗷,你太给力了!连怎么拍都给写上了!
一点点小tip可以改进不少照片嘛~独乐乐不如同乐乐^_^
太好看了。片子拍得很好啊。罗马给俺的印象是人,人,还是人……
罗马我发现适合夜游 晚上真的是好美啊~~~
人确实忒多了!!!
黑白照片更能打动人。
罗马是适合黑白照的 就跟电影一样
但是我又舍不得剥夺一些本有的原色
所以就搞了个大杂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