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the ‘复活节’ Tag

随我所感-道不尽的梵蒂冈   29 comments

一个小小城中之国,

却有着道不尽的艺术与历史,文化与宗教

这种完美的融合,

使得梵蒂冈用其独特的风格,

书写了当今的一本艺术圣经,

在这里的匆匆一瞥说实话并不能让我深感其精髓,

但是让我拥有了震撼与圣洁的艺术享受,

这也是让我回味良久的旅行片段……

nEO_IMG_IMG_4250-19

到达意大利第二天我们就动身前往梵蒂冈,因为正逢复活节,梵蒂冈博物馆周日周一将要闭馆,于是周六是唯一我们在罗马时参观的机会,但是代价就是人山人海……

梵蒂冈是座宗教与艺术相完美融合的殿堂。博物馆内旷世名作无数,但是我们几个都属于才疏学浅的,基本就是冲着拉斐尔的名作《雅典学院》和米开朗琪罗的巅峰之作,位于西斯廷礼拜堂内的《最后的审判》和《创世纪》而去。

(走过这条金碧辉煌的长廊,名作们就在眼前了~)

nEO_IMG_IMG_4072-1

西斯廷礼拜堂虽然仅是一个小型礼拜堂,但它却是梵蒂冈城国和天主教世界的权威中枢,来自世界各地的红衣主教就是集会在西斯廷小教堂遴选教皇和召开全球天主教主教会议的。相信看过电影《天使与魔鬼》的,不会对这里陌生,但是实际的这里光线比电影中昏暗许多,可能是为了保护壁画。

nEO_IMG_IMG_4081-2

想要了解壁画《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的主要内容,最好找《圣经》来看看。《创世纪》是《圣经·旧约》的首卷,记述的是上帝耶和华如何创造世界和人类的始祖,以及传说中的以色列民族起源及其著名先祖的故事。米开朗琪罗创作《创世纪》壁画,即主要取材于《圣经·旧约》中的《创世纪》卷的前9章。

《最后的审判》壁画内容,主要取材于《圣经·新约》中《马太福音》和《启示录》。《马太福音》记述了“耶稣生平和受难”;《启示录》记述了大量的宗教寓言,还有包括有“关于世界末日动乱的预言”。

(偷拍的最后的审判)

nEO_IMG_IMG_4105-5

好歹我曾经也学了十多年美术,深知在平面作如此复杂生活的场面画都谈何容易,更何还是在穹顶上作画,必须要考虑观众从下方仰视所呈现的比例难题。米开朗基罗在做画时,最主要解决的难题就是透视的问题。如今站在名画巨作面前,我最大限度的活动着自己的脖子,看到的面画真的栩栩如生,简单的说,平面作画竟然有立体雕塑的效果,每一个人物刻画生动逼真,就像要跳下天庭跃入我所在的空间。这种强烈的立体视觉冲击感,充分体现了米开朗基罗对人体解剖学,肌肉骨骼结构的理解力。据说米开朗基罗解剖过不少人体直到严重影响到自己食欲。但是当年米开朗琪罗独自闭关创作的壁画人物竟大都是裸体的,这对教皇是极大的冲击,认为这是对亵渎神,于是后来叫画家将很多人物添上了裤衩,添上容易去掉难啊!估计当代没有哪位画家敢接受复原这幅巨作的任务咯!

事实上,每个画家都喜欢在画中添加一些“密码”,我相信达芬奇密码一定存在,这就是为什么现今学者想研究清楚《蒙娜丽莎的微笑》究竟隐藏了什么样的秘密。而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除了出了遵守教廷旨意按历史题材作画,也会在画中埋下隐蔽的个人情感。比如在《雅典学院》中,拉斐尔以达芬奇为原型作画柏拉图,画面最前方正在思索的是古希腊杰出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是以米开朗基罗的头像作画的。相传拉斐尔看完米开朗琪罗画完一半西斯廷礼拜堂天顶的壁画后,被米开朗琪罗新画风所震撼,所以就加上了这个形象。拉斐尔将其本人藏在了画面右下边第二个目视着观众的年轻人。在《最后的审判》中,耶稣脚下有位老人,手里提着一张惊悚的人皮,这张人皮的脸就是米开朗基罗自己被扭曲了的脸形。这是米开朗基罗有意这样添加上去的。

《雅典学院》

nEO_IMG_IMG_4090-3

天庭上的巨作《创世纪》

nEO_IMG_IMG_4096-4

参观完博物馆,我们首先决定去登圣彼得大教堂的大圆顶。看看在电影《天使与魔鬼》中时常出现的那经典一幕:人潮涌动的圣彼得广场。经过一番挣扎后,我们决定多花2欧钱做电梯上一部分楼梯,再攀爬,这样确实为后面的暴走节省了不少体力。

这个大圆顶算是圣彼得大教堂最宏伟成功的部分了。上完电梯可以从圆顶内部俯视教堂内部,我不禁哇了一声,真是不知不觉上到很高的位置了,教堂内的人群就像蚂蚁般缓缓挪动,之后就得在随着圆顶角度倾斜的小道继续登顶。

(透过铁丝网看圣彼得大教堂内部)

nEO_IMG_IMG_4107-6

这个拱顶是由72岁高龄的米开朗琪罗主持修建,他创造性地设计了两块半球面形的壳型结构,其内外相应部位用肋拱进行加固,解决了圣彼得大教堂圆顶跨度太大又没有立柱支撑的难题。站在大圆顶的顶端,可以俯瞰整个罗马城;眼前的圣彼得大广场和其中间的方尖碑,就犹如一个巨大的日晷。又像是一个巨大的钥匙孔,或许只有上帝的钥匙才能打开其中的各种奥秘。特别喜欢登高望远的我,在这里畅快淋漓的享受着屏风临眺的感觉,这种感觉跟我在欧洲其他城市眺望,感觉有些相似但又不完全相似,因为毕竟面前展现的是一副最为壮美的历史画卷,其中凝聚了多少艺术家的毕生心血啊!

nEO_IMG_IMG_4114-1

和圣彼得教堂大圆顶相似的建筑还有佛罗伦萨的圣母百花大教堂,由天才建筑师布鲁涅内斯基建造,是古典艺术与当时科学的完美结合,连教皇也惊叹为“神话一般”,一位音乐家专门为它作了一首协奏曲。米开朗琪罗自己都感叹说:“我可以建一个比它大的圆顶,却不可能比它的美。” 事实上,早于这两个的无支撑圆拱建筑是万神殿,随后的建筑艺术大师们在万神殿基础上继承与创新,让我们如今可以欣赏到三座气势恢弘的圆顶建筑,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艺术表现力。

(梵蒂冈的大穹顶)

nEO_IMG_IMG_4108-7

欣赏完罗马全景和圆顶,我们下到教堂内部,早在五年前,朋友在梵蒂冈给我寄了明信片,就说到看了这座教堂,以后对教堂再也木有兴趣了,因为它太豪华太辉煌,别的教堂都显得太简朴!走入圣彼得大教堂的那一刹那,我确实被眼前的宏大所镇住了,每个细节都是精心雕琢。赶紧翻出事先打印好的资料,温习了一下:“圣彼得大教堂东西长187米、南北最宽处137米,圆顶直径达42米,能容纳5万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宏大最壮丽的天主教堂。它融汇一个多世纪意大利众多艺术精英的智慧,而成就罗马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辉煌的建筑艺术;它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葩,更是世界文化史上的珍贵遗产。“哇,那就赶紧绕场一周,看看这些艺术珍品们吧!

nEO_IMG_IMG_4147-1

(任何角落都是精心雕琢)

nEO_IMG_IMG_4164-10

进门最右手边,有米开朗琪罗著名的大理石雕像圣殇(Pieta)。其实来到这里之前,一直心里不是很明白的一个问题,米开朗琪罗,一生中有若干的作品,相信类似于《圣殇》这样的作品也不在少数,为啥惟独这座雕塑红了,火了?难道古人也有炒作一说?还是就是因为这座雕像是他24岁时候完成的并且是他唯一的签名之作?隔着玻璃,透过温柔的灯光,站在这座雕塑面前时,我似乎有些明白了,当一座冷冰冰的大理石,被赋予了血肉,赋予了鲜明的形象,赋予了超越人类可认知的情感,那么这座雕塑必然被世人传颂。《圣殇》雕塑中的圣母,抱着从十字架上救下的耶稣,那平静的面容,微垂的眼帘下,映射出的是无限的悲伤,此时的耶稣面容依然安详,无力的四肢,此时只能轻靠在母亲身上。圣母身上那种丧子之痛和对上帝意旨的顺从在作品中呼之欲出。此时的我,似乎也随着雕塑进入了耶稣受难的那一幕,内心中充满了感伤。我想,一件艺术品,之所以能被人传承歌颂,不仅仅是表现出艺术家本身的精湛技艺与高超手法,更重要的传递一种重要的思想并让这种思想精髓在人心中烙下印记,那么这件作品就能成为永恒的成就,艺术家们一生至高无上的荣耀!

nEO_IMG_IMG_4181-11

接下来我们又欣赏了教堂正殿中央的青铜华盖,由艺术大师贝尔尼尼完成的。由于位于教堂正殿的中央,这座华盖有5层楼那么高,前面的半圆形栏杆上永远点燃著99盏长明灯,而下方则是宗座祭坛和圣彼得的坟墓,只有教皇才可以在这座祭坛上,面对东升的旭日,当著朝圣者举行弥撒。

圣彼得宝座在华盖的后面,也是由贝尔尼尼设计的,一件镀金的青铜宝座。宝座上方是於光芒四射的荣耀龛及象牙饰物的木椅,椅背上有两个小天使,手持开启天国的钥匙和教皇三重冠。

nEO_IMG_IMG_4154-9

其实,梵蒂冈让我印象深刻的,除了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还有就是那感觉神秘深邃的穹顶了。站在大穹顶下,感觉自身是如此渺小,顶上天窗射下来的光线让我有种沐浴神光的感觉,神圣不可侵犯。

nEO_IMG_IMG_4206-15 nEO_IMG_IMG_4205-1

那些有着精美壁画的小穹顶,泛出微蓝的光,感觉就好像是那神秘的宇宙,最顶端的小龛,就是那神居住的地方,而天使们在神的保佑下,在天庭载歌载舞。

nEO_IMG_IMG_4193-12

nEO_IMG_IMG_4204-14

(广场侧面的瑞士侍卫对,衣服好滑稽,像南瓜又像辣椒,据说设计还是出自名家-米开朗基罗,原来米大爷骨子里也是很潮的呀^_^)

nEO_IMG_IMG_4240-18

走出大教堂,面前两侧廊柱像是神环绕的双臂,拥抱着圣彼得广场。这广场也同样出自艺术大师贝尔尼尼之手。广场上人头攒动,中间因为第二天有教皇演说,早早的摆放好了座椅。环顾四周,两侧廊柱顶端竖立着140尊圣人和殉道者们的雕像,神态生动各异,俯视着广场和世间的芸芸众生。我们在广场上的喷水池边上歇了下来,这才发现已经下午三点,之前一直饱食着艺术的精神食粮,我丝毫感觉不到饿,一坐下来突然觉得有些饿了,这才和大部队一起不舍的离开这里。

nEO_IMG_IMG_4261-20

匆匆的一天,

看不完这艺术的宝藏,

简单的几笔,

说不尽这艺术的辉煌,

回头再望了一眼梵蒂冈,

恰好一滴雨滴进我的眼里,

若它要化作我的泪,

这将不是悲伤的眼泪,

而是为人类艺术发展而流下的感动之泪……

Advertisement

Posted 2011/05/20 by Tian in 浓情意大利

Tagged with , , , ,

随我所感-别样意大利   38 comments

也许是习惯了在人烟稀少的山野之间游逛,
走走停停,惬意如天空中的鸟儿那般自由自在。

意大利之行最开始几天还竟然让我有些不适应。
短短十一天的时间,需要看的东西太多,不得不起早贪黑。
而初见的罗马竟然让我有北京五一十一长假那种人山人海的感觉,
这在其他欧洲城市是不曾见到的!

早晨很早就得起来去排队,
为了赴梵蒂冈的艺术盛宴;
在西班牙广场攒动的人头间找出一个缝隙,
为了体验当年赫本在这里的美丽心情。

而汹涌的人潮,
将我心中念想的那种浪漫纯真情怀,
推得无影无踪。

我决定夜间重游罗马城,
于是我看到了属于罗马独特的流光溢彩的夜,
映衬着温暖闪烁的灯光,
将人潮退去后那些无声流动的历史与浪漫尽情的展现,
让人沉醉。

接下来几天旅行中,
我都特意在夜间去体会一个城市,
不管是佛罗伦萨还是威尼斯,
黑夜总让这些弥漫着艺术气息的城市更增添了几分柔情,
更能让我体会到时光流淌中历史的沉淀。

而同行的小美女们更偏爱白天的意大利,
这是热情奔放的另一面。

三个爱美的女孩,
随意地穿梭于大街小巷,
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意大利感觉,
冰激凌店的喜笑颜开,
露天小咖啡馆的轻松惬意,
小巷内的手工艺小店的眼花缭乱,
彩色墙壁前的千姿百态
广场上的随意奔跑,
尽情的舞动着青春……
在这阳光灿烂的亚平宁半岛留下自己的靓影与足迹。

因此,这篇游记,注定臭美照巨多,
连同行的男孩也遭受“辐射”,
忍不住摆出各种酷姿,
让自己同历史一起留在相册中。

而意大利对于我,
让人回味的记忆远远不止名胜古迹、美味佳肴

更重要的还有和新老朋友在一起的欢笑
三个人,两个机场的阴差阳错,
行李丢了,和不靠谱的意大利人的打交道,
相机丢了,和靠谱意大利人的打交道,
在佛罗伦萨受到
@wangrenyu热情接待
听他给我们讲靠谱的和不靠谱的历史与八卦

第一次旅行这样波澜壮阔,五味俱全,
还好人品过硬,化险为夷,
让这次旅行增添了更多刺激心跳。
在此后的随笔中,一一向大家道来~
Well,按照惯例,先贴个路线图,

我的步伐,你的心灵之意大利旅行正式开始;)

4.22 大家分别从比利时、美国、英国、北爱、直布罗陀飞到罗马汇合,四人入住罗马李阿姨学生之家华人旅馆,两人入住金百合华人旅馆
4.23 一早前去梵蒂冈,八点多到城墙外,九点进入梵蒂冈博物馆,随后圣彼得大教堂,再登顶,随后圣彼得广场
下午三点左右出来,在梵蒂冈旁边就餐,然后开始了主城区的暴走。
经过的景点有:圣天使堡-罗马高等法院-纳沃纳广场(Piazza Navona)这里有著名的四河喷泉-万神殿-许愿池,晚上回到旅馆吃晚饭,这一天算是超额完成任务了
4.24 兵分两路,大部队去了主要景点,我和XY先去机场找行李,下午开始暴走:波波罗广场周边教堂等-西班牙广场-巴尔贝里尼广场(有著名海神喷泉)-共和广场和安洁丽圣母堂 (Santa Maria degli Angelli)回去吃饭,晚上再出来拍夜景,将白天走过的著名景点再踩一遍外加威尼斯广场-_-可能是早晨找到行李的原因,这一天走路倍儿带劲儿!所幸的是,走到梵蒂冈附近时,发现一辆开往火车站的末班公车,本想走到斗兽场再走回去,体力已经投降了,美景斗争不过美梦,赶紧上了公车,回去睡觉,这是正确选择啊~哈哈!
4.25 圣保罗大教堂-斗兽场周边-真理之口 晚上火车站附近华人餐馆吃饭,傍晚火车去佛罗伦萨,入住幸福姐妹华人旅馆
4.26 San gimignano和锡耶纳 晚上在地陪带领下夜游佛罗伦萨
4.27 地陪带着继续逛佛罗伦萨,包括百花大教堂,老桥,Uffizi美术馆,傍晚去米开朗琪罗广场看夕阳
4.28 早晨去Pisa,对其是各种调戏啊,随后火车去五渔村,晚上在住的小村Monterosso里闲逛,吃了最美味的一顿晚餐,赞啊赞!
4.29 去Manarola小村,大部队去徒步爱情小路,我和瑞雪回到Monterosso休闲吃吃喝喝玩玩拍照~傍晚大家坐火车去威尼斯,入住左姐民宿
4.30 威尼斯的外岛 玻璃岛-彩色岛-然后主岛无目的闲逛到圣马可广场,赏夜景,逛小店
5.1 威尼斯主岛继续闲逛,坐船游大运河,小店淘礼物,傍晚火车一个小时去维罗纳,入住Divina B&B 一路上最豪华的B&B!狂赞!
5.2 维罗纳闲逛 竞技场-朱丽叶之家 下午大家解散,不舍的各回各家。

来个意大利小分队合影,我们都是红色军~站直了,别歪咯~ (其实我也穿了红色,只是被挡住了……)

IMG_5306-1

这次总红了吧?红裙飞扬的圣马可广场~

IMG_6024-1s

毫无疑问,就像星座所说的,

“罗马城最初建在景色秀丽的7座山丘之上,故称为“七丘之城”。罗马是欧洲古代文明的发祥地,文化、艺术、建筑亦极度繁荣。四处散布的艺术力,是天蝎座创造力的延伸。而神秘的古罗马传说,也成为蝎子猎奇的经典。
把ROMA(罗马)的字母倒过来写成AMOR,正是拉丁语“爱”的意思。深情的蝎子是不是已经被打动了呢?”

我深深的爱上了这座城,这座打动蝎子的心的永恒之都!

IMG_4454-1

夕阳沉醉的佛罗伦萨

IMG_5197-1-2

to be continued…

Posted 2011/05/14 by Tian in 浓情意大利

Tagged with , , , ,